返回于小姐不嫁人 第5节  北风三百里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锁上的时候,于曼颐陷入了短暂的绝望。

她后悔自己刚才没有趁着还在桌边多吃些早饭,而这次被关进祠堂时,三妈甚至没有告诉她时间。若是一天倒还好,以她多年的经验,挨到晚饭并不困难。但若是明天才能出去,需要忍受饥饿的人不只有她自己。

于曼颐歪倒在祖宗面前的蒲团上,为这场突如其来的“共患难”感到欣慰。她思考片刻,认为宋麒今天与她一同挨饿也是理所应当,毕竟如果没有他,她也不会脱口而出那大逆不道的四个字,以至于在境况长久改善后再一次被关进祠堂。

这人实在不可与表哥同日而语,表哥的到来让她的日子越过越好,而宋麒呢?捏青她的手腕,弄折她的风筝,影响她的睡眠,如今又害她跪在这祠堂里。

于曼颐抬起头,望向祖宗牌位,最下面陈列着她的父母。她时常为自己从不思念父母感到羞愧,可她根本没有和他们相处过,他们也未尽过抚养的义务。人怎么会对没有相处过的人产生感情呢?

正如她与宋麒,虽然只有地窖里的短短十日,但他们相处过,就有了一份情谊,让她在此刻产生了“共患难”的欢愉。相比之下,她表哥……咦?

于曼颐再次陷入了混乱,她的脑子最近总是很乱。她低着头跪在蒲团上,阳光也随着日头升起洒进祠堂。她在这秋日的光照下愈发感到困倦,终于一头歪倒,趴在地上睡着了。

她是被一种有如老鼠蚕食般的声音吵醒的。

她在半梦半醒间分辨,慢慢意识到,那声音的来源是柔软的宣纸被缓缓撕裂。她发觉自己身下不再是冰冷的石砖,而是一方柔软的毯子,甚至是她很熟悉的一方毯子。

她抓了抓毯子,然后猛然把眼睛睁开,从地上弹坐起来。

祠堂的门被人撬开了,留一道缝隙,让月光洒入。她坐在那道光里,怀里是她早先拿去给宋麒的那张小毯。而宋麒若无其事地坐在光的另一侧,手上是已经修好了骨架在糊面的风筝,手边则搁着她家供奉祖宗的点心盘,已经吃了一半了。

于曼颐头皮都在那个瞬间炸开。

她甚至来不及问他怎么敢离开地窖,只是手脚并用地爬过去,将那点心盘一把搂回怀里。宋麒看了张皇失措的她一眼,笑道:“他们根本记不得里面放了什么东西。”

于曼颐紧搂着点心盘,心中又补一条他犯下的罪过。宋麒看她不信,叹了口气,起身去余下几个盘里各拿几枚,然后摆进于曼颐怀中的那盘。于曼颐狐疑地看向怀中,又看了看祠堂台上,发现自己似乎确实看不出区别。

他将点心摆回祭坛状,手里还余出一块,示意由于曼颐拿去。她忐忑接下,酥皮碎在指间的一瞬间,她胃里“咕”的一声。

“吃吧,”宋麒说,注意力又回到风筝上,“祖宗在上,佑的就是后代衣食无忧。”

这话未免太有道理,于曼颐轻而易举地被说服了。

吃归吃,祭盘还是得端回原位。于曼颐又爬上爬下的忙活了一通,再回到宋麒身边时,他已经把风筝修得只剩下翅膀处的黏合。

于曼颐这才想起来问他话:“你怎么从地窖里出来了?”

“你到晚上都没来,我就出来看看。”

“那你怎么知道我在祠堂?”

“你三妈嗓门真大,”他抬头,指了下自己耳朵,“我在地底下都快被震聋了。”

她了然,再看一眼祠堂大门,还有不解。

“那你怎么打开的锁——”

“锁破。”他说。

于曼颐无话可说。

纸面溢出了风筝的框架,他手底下又发出了那种老鼠蚕食的声音,实则只是撕裂了宣纸。于曼颐将碎纸片收拢到手心,看见宋麒将湿润的糯米再度涂抹到骨架上,将竹篾和纸面紧紧贴合。

这似乎就是他的最后一步动作。于曼颐蹲在他身旁看着,发现随着糯米干涸,纸张逐渐绷紧,贴着骨架的地方也被抻出了纸张特有的纹理。又等了一会儿,宋麒将那卷曾经和风筝一道被埋进土里的风筝线从衣服里掏出来,在竹篾的框架上绕出一个稳定的三角形结,然后看向于曼颐。

两个人沉默了一会儿,她终于看懂了他目光的意思。

“修好了?”她问。

“嗯。”

风筝修好,只剩下面上的鸟雀,这是于曼颐接下来的工作。她将风筝举起来,为宋麒的做事效率感到惊叹。然而还高兴了没一会儿,她突然发现宋麒这一日的穿戴格外整齐,脸上擦得干干净净,连那件黑色的学生外衣也是用水擦拭过,去了血腥味的。

他今日走出地窖,或许并不只是为了来找她。

于曼颐慢慢将风筝放下,看向宋麒的视线里也夹带出一丝怅然。她一直知道他是要走的,可是她没想到会这么快。更让她伤心的,是他的表情看起来非常轻松,似乎并不将即将到来的分别视为一件悲伤之事。

是啊,他要走的。他有为了他的消失而焦急的老师,同学,有他未完成的学业和读者众多的报纸。而她只是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